劝回16岁男孩上小学,这位贫困小学校长的微信里「一个都不能少」

创造未来 滕州微信小程序资讯评论已被22 人盯上字数 4226阅读14分5秒阅读模式
劝回16岁男孩上小学,这位贫困小学校长的微信里「一个都不能少」
屯子叫「淋屯」,罗权敏一直觉得不得劲。 他是淋屯的屯长,1979年生人,个子不高脸庞黝黑,显然,那是常年风吹日晒和终日劳作的结果。 听老一辈人说,淋屯原来叫凛屯。上世纪八十年代,不知在哪一次记录时被弄错了,这座原本就不知名的屯子由威风凛凛的「凛」,变成了「淋」字。这个地处广西西部群山深处、封闭了数百年的屯子一共有80户人家,其中政府核定的贫困户就有19家。贫穷,加上一个奇怪的屯名,屯长罗权敏觉得有些抬不起头来。
劝回16岁男孩上小学,这位贫困小学校长的微信里「一个都不能少」三合村到处是山,山给了他们宁静,也给了他们阻隔。 淋屯位于广西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省道左去省会南宁近140公里,右去大新县城20余公里。五山乡全乡辖9个村(社区),54个自然屯,「十三五」期间,全乡有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达1126户4470人。而作为最大的行政村,三合村下辖十个自然屯,一共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42户4200人。十个自然屯如星辰散布,除了像岜度、布马几个靠近村委会,其他几个都藏在群山的层层皱褶里,近的两三公里,远则六七公里,而最远的新茗屯竟有十公里。 政府这些年没有忘记这些中国最偏远的行政角落和家庭细胞,在连续多年的精准扶贫下,为每个屯都修通了道路,并且做了相当程度的硬化。山间四处延伸的公路,连接着每一个小小的却又贫困的基层单位,一些小屯如罗屯只有「区区」68户人家。 这些道路也是国家向下输送政策、信息乃至扶贫干部的毛细血管,也是向上反馈治理信息、汲取民间力量、听取基层声音的最细微最广泛的通道。
劝回16岁男孩上小学,这位贫困小学校长的微信里「一个都不能少」 贫困与扶贫 「常屯原来叫长屯,分上坡、中坡、下坡,这里是中坡。」9月16日正是村里的第一书记吴小刚与扶贫小组组员梁志安到常屯「入户」的日子,他们要到这里来落实有关扶贫的各种细节:养殖贷款的申请与发放,贫困户退出户的信息登记等等。 这里早先是一个铅锌矿区,从1959年开矿到2005年因矿源枯竭而停产。废弃的矿洞给当地带来了麻烦,「很多农田不能种植粮食,因为水受到污染。」为了有效治理岜落山矿段采空区地下涌水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大新县五六年前专门引入了治污公司,除了中央专项资金2000万元,地方还配套460万元,修建地面截排水沟,采取雨污分流措施,减少采空区地下水的补给,消除重金属污染源,以阻断其传播途径。 污水处理厂建在岜落山半山腰,从那里往下看,可以见到一排排废弃的办公楼和矿工宿舍、食堂,这里曾有着八九百名矿工,连带家属,兴盛时曾聚集了三千左右的外地人,甚至有从湖南、四川过来的人。这里还曾经拥有自己的灯光球场和医院。
劝回16岁男孩上小学,这位贫困小学校长的微信里「一个都不能少」铅锌矿污水处理厂建在岜落山腰,下面是常屯人家。
 「现在医院那块儿全部拆除了,我在上面种玉米。」平时污水处理厂实行三班倒,一班一人,看门兼配料以及观察污水池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白天守门老头说道。 宿舍楼除了少数空闲着,很多能修葺的都被常屯的居民利用上了。在一幢爬满丝瓜和藤蔓的楼里,住着一位生于1949年的吴姓老人。他当过民兵,上过反越战场。他是三合村从2015年10月16日开始经过全面识别建档立卡的345户贫困户中的一个。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参与到扶贫攻坚当中去。对接他这一家的第一书记是吴小刚(事实上他对接三合村的所有贫困户),来自广西文联,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笔名叫李约热的作家;工作人员是梁志安,来自大新县卫生监督所,此前是一名司机;而在地帮扶联系人则是五山乡中心小学的林瑛老师。 精准扶贫就是打通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扶贫要求经常入户,不仅关心他们的——两不愁,即吃饭不愁,穿衣不愁。还要关心贫困户——三保障,也就是住房安全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和义务教育保障。」说起前面两个「不愁」和「保障」,扶贫队员们并不太头疼,但是对于义务教育保障,则耗费了层层帮扶人员的苦心。 一个都不能少 「我离不开这里的孩子,他们也不准我走。」何老师是五山乡中心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去年,县教育局要调她去县城的学校,她再三考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 五山乡中心小学与乡党委乡政府打对门,隔着一条街。学校大约有学生300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72名。三合村也有教学点,前身是一个有着两三百学生的完小,现在却只剩下10名学生:其中5个在读一年级,5个在读二年级。
劝回16岁男孩上小学,这位贫困小学校长的微信里「一个都不能少」五山乡中心小学的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通过微信视频「看见」爸爸妈妈。 三合村的孩子不是跟着外出务工的父母进了城,就是到了距村委会两三公里的五山乡中心小学就读。教学点的负责人农老师带领着两位老师一直坚守在这里。 五山乡中心小学的老师很善待这些孩子。由于担心一二年级未寄宿的孩子回家不能完成作业,爷爷奶奶又不知道叮嘱、检查,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覃花娘老师会专门把他们留下来,集中在教师办公室做完作业再回去。 因为距家较远,三至六年级的孩子全部寄宿,除了学费免交之外,每个学期只要交100元的餐补,相当于每人差不多每天一块钱,就可以享受食宿全免。「在外地的家长会通过微信支付,把钱打过来。」五山乡中心小学校长赵智勇说道。 在繁华的大都市,微信是人际关系的桥梁,是最为有效的交流工具和沟通方式;而在这个闭塞的小乡村里,微信成为乡村教育的「助跑器」,弥补了留守儿童和父母在情感交流上的缺失,甚至成为维系留守家庭的情感纽带。 学校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才开家长会,因为孩子的父母到那时才会回乡过年;而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班级微信群,赵校长介绍说,「现在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微信群,班主任、老师通过群来告知家长孩子们在校的情况,家长也通过微信时不时地来询问孩子的学习和身体状况,有时孩子会让老师拨打爸爸妈妈的微信视频通话,跟大人汇报、聊天。」 不过,最让赵校长头痛的还是「控辍保学」。当地要求,只要有一个适龄儿童少年辍学,那么扶贫任务就不算完成。小学能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初中就未必如此了。三合村就有几个适龄少年,因为正当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阶段年龄而辍学在家,这让从县到乡到村的各级帮扶人员伤透了脑筋。小炎就是其中的一个。 将近16岁的小炎原先在村里上学,三年级时转去了崇左市一所全封闭式小学就读。可是在那里没读多久,他就打死也不进学校的门了。或许是陌生的环境和或明或暗的歧视,让这位两岁才会爬、四岁才会走路说话的孩子视通往学校的路如畏途。 「他在学校挨了打」——他不识字的妈妈说。于是小炎回了家。得知这个消息,赵校长与各级帮扶人员多次来他家劝学,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让他重新回到了校园。同龄的孩子都已经在读初中二初三,他却依然内向沉默,呆在五山乡中心小学里,一度成了那里年龄最大的「小学生」。 「我曾经去过两次广东,一次是跟乡里干部开了十多个小时车去的,一次是搭高铁一路站着去的。我去过中山、佛山、东莞,在那里劝返孩子。有些孩子死活不想回来,父母也认为小孩不是读书的料,而且在那里他们还可以帮着赚钱。我是连哄带吓,跟工厂说不能录用童工,才把他们劝回来的。」这位从教21年、曾以培养过多名大学生而深感自豪的小学校长,近些年一直在与逃学做斗争,劝学已经成为了他很重要的工作。 劝返之路 教育是山村致富的希望,但当地脱贫攻坚的最大挑战也是教育。 控辍保学绝不是身处教育行业的赵志勇一人所面对的,而是各层上下的全体参与。每当有工作组连夜出发,在后方的人员就在工作微信群里关注着「劝返直播」,「什么时候出了广西地界,什么时候到达广州城,什么时候到达孩子打工的地方,整整一天,我们时不时就去看手机上他们工作的进展」。吴小刚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作为三合村第一书记,他也几度参与劝返工作,有一次与乡人大主任林森业一起去县城一个男孩子家劝一个叫小玲的女孩回校上学,直到林森业说会给小玲很多「好处」。 吴书记的第一份好处就是先给小玲的手机充了50块钱的话费,「我问她为什么不想读书,她说她想读中职,想学美容美发专业。我说,你先去现在的学校注册,读中职的事我负责帮你们联系。」接下来,吴小刚把自己说成神通广大的人物,说是只要听自己的,以后前途无量。一番话说得小玲动了心,终于答应三月三长假之后回学校注册。 临走时,吴小刚加了小玲的微信。后来小玲去注册了,在微信里也没有再提去读中职的事情,只是不时会在微信问吴小刚要零花钱。「特别是过节的时候,她会微信给我,今天过节,伯伯你难道没有什么表示?可怜的孩子,正是跟父母撒娇的年纪啊。」 吴小刚至今还与小玲保持着微信联系。有时小玲会找他要双份红包,因为另一份要给另一个女孩,父母不在身边的小玲把友谊看得十分重要。 小玲的微信红包故事,让吴小刚哭笑不得。但他也意识到,微信的出现确实让他与村民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几年,从村里搬往县城的村民很多。城里的生活虽好,但在三合村生活了数十年的人,依然时常牵挂这片土地。他们常常跟没搬走的邻居通过微信视频聊天,各讲各的好处。村里的人告诉他们庄稼的长势和村里的变化,他们则与村民分享着发生在其他地方的趣闻和故事。 劝回16岁男孩上小学,这位贫困小学校长的微信里「一个都不能少」在乡里的菜市场,几乎每一个摊位前都摆着微信收款二维码。
 「微信这种现代化工具正在改变乡村的沟通方式,现在三合村很多人都用这个,用它与外地的亲人聊天、说话,用它知道发生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讯息,用它做生意,卖养殖的竹鼠、速生桉、八角,他们把很多东西卖到了很远的地方。」吴小刚说道。 开车不停地在五山乡各条道路上往返的吴小刚,最近甚至碰到了一个在路边花丛中寻找马蜂、进而循马蜂飞往的方向再寻找蜂巢的人,那人一边用望远镜观察马蜂的动向,一边在用微信与外地人视频,商量着如何把蜂蜜送过去——那个上午,他已经得了七八斤野蜜,前一天,他得了十二斤。 而常常在黄昏时分,吴小刚会在村委会通往五山乡中心小学的路途上,遇见淋屯屯长罗权敏,他开着摩托,搭着放学的小儿子,速度很快。对于淋屯这样的贫困地区而言,发展教育的速度是该更快一点了。
作者:黄惊涛文中涉及到的未成年人,均使用化名。 

编者按


「微光·乡村力量」是微信派推出的地域纪实类栏目,我们想去探访,下沉世界中灿若繁星的与微信有关的故事。不仅去捕捉乡村中故事和人物的闪光,也去感受坚强生活者的韧性、淳朴者的力量。乡村是城市之外更广阔的空间,去往幅员辽阔的大地才是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最终的方向。乡村从衰老走向振兴,默默地坚守、返乡的勇气、少年的孤独、老年的孤单······都与我们有关,而微信作为「国民应用」,微信支付作为国内地理渗透最好的移动支付工具,究竟为乡村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这个栏目,我们将去寻找答案。
乡村就是故乡,哪怕微光也是希望。 



继续阅读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抖音
  • 我的抖音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9月29日 11:38:07
  • 除非特殊声明,本站文章均为网络转载,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QQ:541074440,我处将尽快删除
小程序搭建助手(支持百度、微信、支付宝、抖音-头条等字节跳动平台) 滕州微信小程序产品中心

小程序搭建助手(支持百度、微信、支付宝、抖音-头条等字节跳动平台)

使用微信小程序制作神器,无需懂技术,直接套用微信小程序模板,可视化拖拽编辑,一键快速生成微信小程序。 适合所有无技术支持的中小企业、个人商家和实体店主。 适用范围 平台:百度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字节跳动小程序; 类型:官网小程序、电商小程序、预约小程序、多门店小程序、外卖小程序、餐饮小程序、营销小程序、分销小程序、社区小程序、知识付费小程序等。 体验账户 功能对比 功能项目 服务明细...
73岁外婆不会用微信,怎么办? 滕州微信小程序资讯

73岁外婆不会用微信,怎么办?

一直到凌晨2点多,杭州萧山区的@小豆丁(微信昵称)才完成了她的手绘作品。早上,她将作品拍照分享到本地论坛“萧内网”,很快,就被各大媒体所报道,并登上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的公众号。她一夜间完成并迅速走红的,并不是什么艺术品,也不是暑假作业,而是一本“微信使用说明书”,送给她的外婆。“小豆丁”73岁的外婆,也是一名微信用户。外婆使用微信主要的用途是聊天和刷朋友圈。据外孙女介绍,在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里,...
直播45分钟、成交2000万,Sisley为所有导购“打了个样” 滕州微信小程序资讯

直播45分钟、成交2000万,Sisley为所有导购“打了个样”

“高端品牌,一直都说我们以服务见长,就是托着顾客的手帮你做服务那种形式,慢慢我们要把服务引进数字平台上去推广,这才是零售下一步可以走得更远的方法。”《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今年夏天大热的综艺节目,激励了不少已过30岁的女性,鼓励她们迎接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在上海八佰伴商厦工作的陶丽萍也是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作为30+的职业女性,这个节目在一定程度激励了她,陪伴她尝试了职业生涯的新挑战。从有多年工作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