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伤到了腿,韧带断裂,想找名专家诊断,没想到一个月都挂不上号。
这是来自一位微信开发哥的真实经历。眼看腿越来越浮肿,他无可奈何地只好去找了黄牛。
平时,我们去医院看病,需要把身份证或病历本等信息资料给到医生。医生就会使用你的实名信息,在医院的系统里占据一个号。
但随着黄牛升级为“技术黄牛”,只需一台电脑,他们就能访问医院系统,随便用一些信息,瞬间把所有专家号占据下来。
在挂号难的日子里,微信人脸识别能力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会让“黄牛”知难而退。而在医疗以外的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创造出多样化的便捷服务。
微信人脸识别
杜绝“技术黄牛”用火眼金睛
为了让“黄牛”不再借技术嚣张,微信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了反击。微信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在挂号过程中,可以有效杜绝“技术黄牛”。这是由于:
-
使用微信人脸识别挂号,将会对挂号者进行活体检测,确保是活人在操作。“黄牛”仅使用实名信息的方式失效了。
-
微信人脸识别采集到的信息,将会发往国家公安部进行比对,并生成唯一序列号供医院核实。“黄牛”伪造的识别序列,是不会验证成功的。
针对微信人脸识别挂号技术,“技术黄牛”进行了顽固抵抗。比如,在活体检测过程,后台曾遇到以下被攻击的状况——
包含:3D软件合成的人,或者画得栩栩如生的动画人,或者把其他人照片贴在自己脸上大活人,甚至是一个边贴面膜边人脸识别的人。
但这些不合格的人脸识别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因为微信有对应的解决方案:一种叫读数字;另一种叫屏幕闪烁,或者反光。
-
“读数字”方式结合了人像+声音+唇动三方面要素,确保摄像头前是一个自然人在操作,而非一段视频;
-
“反光”方式结合了景深+肤质+光序列+特征四方面的要素,确保摄像头前是一个自然人在操作,而非一张照片。
微信人脸识别技术
已开放多个类目
除了让“黄牛”下岗,微信人脸识别技术还覆盖了多个行业的不同业务场景,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便捷服务体验。
目前,相关能力已经开放了政务、金融、医疗、运营商、教育、交通、旅游、物流等多个类目,场景集中落地在与用户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并需要确保是本人操作的服务。
只要符合开放类目和主体的,并且已经做好了相关服务的小程序,都可以申请接入微信人脸识别技术能力。
目前,在不同的场景下,已经有不同服务能力案例发展成熟。
▌广州公积金
在微信上登录广州公积金界面,可以使用人脸识别。用户根据屏幕提示“匀速读出数字”后,经过后台对比成功,即可查询、预约和办理广州公积金业务。
▌互联网法院
当由于种种原因,原告或被告无法出现在法庭现场的时候,法院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确认原告/被告身份,并确保其可以查看自己的卷宗后,即可将线下开庭搬到线上。
▌粤省事
在“粤省事”小程序中,广东省政府将护照、公积金、社保、身份证等多个业务搬到小程序中,用户可以在其中刷脸登录、办理公积金和社保等业务。
一些残障人士也会遇到政务民生方面的事务,人脸识别能够让残障人士更好地用“粤省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因此在第27个“国际残疾人日”,为腾讯颁发了“数字技术增强残疾人权能奖”。
▌其他场景
除了人脸识别办理政务民生事务外,我们还将这一能力运用在其他场景。例如,用户还可以在“无人零售”超市或便利店,进行人脸支付,选取货品之后,只需到自助区前面嘀一下,在对着人脸扫一下,即可完成付款。再比如,微信帐号登录、微信支付密码找回、微信帐号冻结/解冻等,都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完成。
技术的应用是为了用安全的方式,为用户创造更加舒适和便捷的生活。微信一直秉持这个观念。
2019年1月9日-10日的微信公开课PRO现场,来看更多技术能力与服务应用相结合的方式。
— 我们在广州等你 —
微信公开课
微信ID:wx-gongkaike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开课
长按二维码关注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抖音
- 我的抖音
-
评论